- 029-86354885
- 18392009562
TCO-PEG-NH? 是一種重要的生物正交功能化分子,融合了反式環辛烯(TCO)和氨基(–NH?)兩個活性結構,通過聚乙二醇鏈連接,既保持良好水溶性,又具備優異的化學修飾能力。在現代藥物研發與靶向遞送系統構建中,該分子扮演著極其關鍵的角色。我們提供這個產品,僅供科研,如有需要,歡迎咨詢!
其核心結構功能如下:
TCO基團:與四嗪類化合物快速發生生物正交反應,反應速度快,專一性強,適用于活體成像、靶向連接與釋放;
PEG主鏈:增強溶解性與穩定性,降低藥物在體內的免疫清除率;
氨基末端:具有高度反應活性,可與羧基、酰氯、異氰酸酯等官能團發生酰胺化或脲化反應,便于進一步修飾藥物分子、小分子探針或載體材料。
藥物研發中的主要應用:
靶向藥物遞送系統構建
利用氨基與藥物或載體表面的羧基反應,實現藥物分子與TCO-PEG-NH?的共價連接,再通過TCO與Tetrazine修飾的靶向配體進行正交點擊連接,實現定向遞送。
抗體-藥物偶聯物(ADC)開發
TCO-PEG-NH? 可作為連接器,將藥物與抗體通過酰胺鍵或點擊反應偶聯,實現藥物定點釋放與腫瘤選擇性殺傷。
長循環修飾劑
PEG鏈可延長藥物在體內的循環時間,減少腎臟清除;TCO末端保留活性以供后續標記或靶向修飾。
納米載體修飾
在脂質體、聚合物膠束、納米凝膠表面引入NH?后,可進一步連接PEG鏈并攜帶TCO,實現結構模塊化、功能組合化。
藥物釋放調控平臺
TCO-PEG-NH? 可作為開關分子,在特定環境下通過點擊反應或環境觸發反應,釋放活性藥物分子,用于智能控釋系統。
該分子在小分子藥物、大分子治療劑、生物探針設計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潛力,尤其適合用于開發多步構建的“點擊化學-靶向治療-控釋系統”,是未來精準藥物研發和靶向治療平臺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具。
【基本信息】:
包裝:瓶裝,采用高密封防潮材質,確保產品穩定性
產地:中國·西安
用途:科研實驗使用
產品性質:高純度(≥95%)
儲藏條件:建議冷藏保存
規格可選:50mg、100mg、250mg、500mg(可按需定制包裝)
使用建議:開封后盡快使用,避免反復凍融;使用前請充分溶解并混勻
溫馨提示:本產品僅供科研使用,不可用于人體或動物臨床實驗!
【關于我們】:
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產品包括:合成磷脂、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、嵌段共聚物、磁性納米顆粒、納米金及納米金棒、近紅外熒光染料、活性熒光染料、熒光標記物、蛋白交聯劑、小分子PEG衍生物、點擊化學產品、樹枝狀聚合物、環糊精衍生物、大環配體類、熒光量子點等。
公司可定制多種納米載體,包括:pH敏感納米載體、熱響應納米載體、超聲響應納米載體、光敏感納米載體、光聲成像納米載體、核磁成像納米載體、固體脂質納米顆粒、聚合物納米粒、脂質多聚復合納米粒、ROS響應納米粒、介孔納米載體等。
【相關產品】:
生物素-L-丙氨酸,Biotin-L-alanine
生物素-NHCO-C1-碘,216393-53-2
生物素-N-羥基琥珀酰亞胺酯,35013-72-0
生物素-PEG3-二硫-DBCO,1430408-09-5
生物素-PEG3-馬來酰亞胺,525573-22-2
生物素-PEG3-酰肼,Biotin-PEG3-hydrazide,cas:1381861-94-4
生物素-PEG4-羧酸,721431-18-1
生物素-PTX
生物素-胺反應試劑,Biotin-PEG5-NHS ester
生物素-八聚乙二醇-酰肼
序號 | 新聞標題 | 瀏覽次數 | 作者 | 發布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DOPC Liposome包載CY5脂質體包載CY菁染料定制 | 943 | 瑞禧生物 | 2022-10-31 |
2 | 水溶性PEG連接劑Azido-PEG6-acid;N3-PEG6-COOH用于生物偶聯 | 772 | 瑞禧生物 | 2023-01-03 |
3 | 可降解6 個單元 PEG 的 ADC linker之Azido-PEG6-NHS ester瑞禧生物 | 846 | 瑞禧生物 | 2023-01-03 |
4 | 瑞禧生物Azido-PEG7-amine;N3-PEG7-NH2疊氮PEG7氨基 | 736 | 瑞禧生物 | 2023-01-03 |
5 | 瑞禧ROS響應性定制: DSPE-TK-PEO ;DBCO-SS-COOH/MAL科研 | 1101 | 瑞禧生物 | 2022-12-08 |
6 | 2022瑞禧 生物素化響應性Biotin-PEG-SS-DBCO/Biotin-SS-Sulfo-NHS | 773 | 瑞禧生物 | 2022-12-08 |
7 | 2022瑞禧 可選分子量 PCL-TK-PEI-DOX/FA 聚已內酯響應性 | 887 | 瑞禧生物 | 2022-12-08 |